木鱼没有脑袋

感谢遇见,来日方长

云去云来


文/随园散人

素净的日子里,李清照渐渐长大。身姿与心思,都变得窃究起来。世间的喧嚷与凄凉,未曾侵入她的心田。她需要做的,就是在云下的日子里累积少女的心事,或者在书香里累积对尘世的种种疑问。

云去云来,潮起潮落;聚散悲喜,沧海桑田。

生活的真实,岁月的模样,等着她去发现。

现在,她已是个明朗少女。绚烂的年华,开在花前。陌上的青草姜姜,庭前的月色依依,牵引着她少女的梦幻与希冀。她学会了淡淡的忧伤,亦学会了浅浅的回眸。

十几岁的李清照,已是婷婷女子。些许任性,些许洒脱,些许倔强,还有隐约可见的诗人气质。腹有诗书气自华,这话不假。常年漫步于书香之间,不经意间便会褪去许多俗气。想必,看着菱花镜里的自己,李清照是喜悦的。那是个曼妙的身影。

如今的李清照,对诗词歌赋、经史子集、笔记杂录、逸闻逸事都有浓厚的兴趣。她喜欢独立思考,对前人说法从不盲从,总能提出独特的见解。她经常告诉弟弟李远,要学会思考,不要人云亦云。

对李清照来说,填词写诗是极美的事情。她喜欢游走在平平爪爪之间,将世间物事随性摆放,成为笔下的翩然意象。如此,清风明月、烟雨斜阳,便成了她不愿远离的知己。

她不喜欢拘束,也不喜欢沉默。年岁渐长,她越来越向往外面的世界。如果可以,她甚至希望去向远方,遇见所要遇见的,告别终将告别的。显然,对这个性格活泼且满是书卷气的女子来说,闺房太过死气沉沉。

终于,她走出来了。那是个清朗的夏日午后,在那个叫溪亭的地方,她划着小舟,悠然漂在水上,不知不觉已是黄昏。窈窕的少女,潋滟的水光,田田的荷叶,这样的画面只是遥想,已足以让人沉醉了。

当然,真正沉醉的,是那日的李清照。或许是太兴奋,多饮了几杯酒,毕竟是少女,不胜酒力,很快就醉眼迷离了,小舟竟漂入了荷花深处。吃惊之余,酒醒大半,很快确定了归去的方向。

然而,游兴正浓的她,却没有归去的意思。因为醉于眼前景致,她反而划着小舟继续前行。暮然间,无数只欧鹭被惊起,平静的画面平添了几分灵动。那天的情景,始终蒙绕在李清照心中,于是有了那首《如梦令》:

常记溪亭日暮,沉醉不知归路。

兴尽晚回舟,误入藕花深处。

争渡,争渡,惊起一滩鸥骂。

大概是几年以后,李清照身在京城,想起当日往事,依旧觉得颇有情趣。于是,飘然落笔,写出了这些轻灵的词句。那日的醉意,她并不觉得有何不妥,事实上,她喜欢那样的醉意朦胧,亦喜欢在醉意中打量红尘。腹有诗书的女子,到郊野游玩,还喝得大醉,即使在千年后的今天也是不多见的。在封建礼教重压之下的宋代,这样的事就更为稀罕了。

李清照不仅这样做了,借着酒意,在夕阳西下时分,以小舟为笔,以天地为纸,画出了那幅少女误入荷花深处的唯美画卷,还兴致盎然地填成了词。她就是要告诉世人,青春时节,她曾那样沉醉过。这是她婉约中的豪放。

李清照好酒,而且不只是小酌。在这位才女的作品中,我们最眼熟的词语就是沉醉、残酒、病酒、淡酒、把酒、酒醒等等。在她流传于世的诗词中,半数与饮酒有关。

饮酒无所谓对错,尤其是对于诗人来说。摇摇晃晃的世界,似乎只有以醉眼迷离与之相对,方显得自然。一帘月,几杯酒,醉与醒之间,便是千山万水。

李清照的生命中,从未停止饮酒。少女时饮酒,婚后仍饮酒,后来孤家寡人的时候更是喜欢饮酒。尽管如此,人们印象中的她,仍是清雅感伤的。醉也好,醒也好,不变的是才女的风姿。

赏玩游乐的时候,必要以酒助兴;孤单寥落的时候,也要借酒浇愁。

落花时节,希冀杯中之物可以驱散感伤,“正是伤春时节,酒闲歌罢玉尊空,青缸暗明灭”;秋风四起,落木萧萧,又是要用酒来喂暖时节,“断香残酒情怀恶,西风催衬梧桐落,梧桐落,又还秋色,又还寂寞”。

亲人远离,相思寂寞,唯有饮酒。“酒盏深和浅,好把音书寄过雁”,“酒意诗情谁与共,泪融残粉花细重”;流落在外,相思难耐,也要喝酒“故乡何处是,忘了除非醉;沉水卧时烧,香消酒未消”,“夜来沉醉卸妆迟,梅尊插残枝,酒醒熏破春睡,梦远不成归”。

总之,词人饮酒,不拘时节亦不拘地点,兴致上来,饮上几杯,整个世界,天地云月,便都在酒杯中了。果然,她是有几分豪气的。

事实上,李清照还曾宣称自己天性喜欢博戏,其实也就是赌博,只不过,她将其称为深闺雅戏。从她写的《打马图经序》中可以得知,为了赌博,她能够废寝忘食,最重要的是,每赌必胜,大小通杀。至于原因,她说得很简单,就是精于此道。

虽然好酒和好赌让人们对她颇多话病,但是李清照自己,却总是乐比不疲。虽为女子,但她活得豪放磊落,喜欢就是喜欢,从不畏畏缩缩。何况,那不过是荒度流光的消遣。回到文字的世界,她仍是那个才气纵横的词人。

花开有声,风过无痕,她都留意着。

关河萧索,岁月陈旧,她亦惦念着。

人海之中,人们记得她的婉约和凋长。她却在雨疏风骤的夜晚,再次举起了酒杯,然后借着酒力沉沉睡去。醒转的时候,忙不迭地问卷帘之人,经历了风雨,园中的海棠花是否无关。这感伤的女子,不愿看到花落成泥的画面。而在别人眼中,却是海棠依旧。

昨夜雨疏风骤,浓睡不消残酒。

试问卷帘人,却道海棠依旧。

知否,知否?应是绿肥红瘦。

没错,应是绿肥红瘦。浓睡后酒醒,她首先关心的是园中海棠,惜花之心不言而喻。李清照的心里,其实是清楚的,一夜骤风疏雨的揉损,海棠花定是残红狼藉,却又不忍亲见,于是试着向正在卷帘的侍女问个究竟。这试探的发问,将词人关心花事却又害怕听到花落的消息、不忍亲见落花却又想知道究竟的矛盾心理,表达得贴切入微,曲折有致。

这首小令,有人物,有场景,还有对白,廖廖几十字,却充分显示了词人的才华。伤春悲秋的人不少,能将此般心境写到极致的却只有少数人。读着这样的词,谁还在意词人是否好酒?为花而喜,为花而悲、为花而醉、为花而真,这就是李清照。

当然,这婉约的女子,任情豪放、不受拘束,亦是显而易见。

她是飞扬您肆的李清照,唯唯诺诺、沉默不语,都不属于她。

想必,当她闯入词坛,会让无数人惊愣。

而她,仍是那样,独乘轻舟,飘洒自如。

评论

热度(11)